苏州市新农村先锋

江苏省企事业单位先锋服务平台

www.szxncxf.com

江苏省新农村先锋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75周年 1949.10.1--2024.10.1

 争创新农村建设先锋模范

共建和谐先锋(文明)社区

苏州前沿新闻
剑指百亿产值 苏州打造RISC-V产业发展“强引擎”

时间:2025-10-12 09:24:00 来源:引力播客户端


7款标杆产品落地、剑指百亿产值

苏州打造RISC-V产业发展“强引擎”

  近日,一场RISC-V创新中心产教融合交流会,将初秋的苏州,再次拉回“盛夏”。大家围绕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展开深入思考交流,用“芯速度”探讨“慢功夫”。“芯片的自主可控之路是一场壮丽的技术‘长征’,而苏州正努力在这条路上扮演重要角色。RISC-V这一新赛道,必将发挥关键作用。”一位资深芯片研究人员这样看待苏州的布局。

  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格局持续演变的背景下,开源架构RISC-V凭借其开放生态与灵活定制的特性,正成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今年5月,RISC-V开源芯片产业创新中心(RVIC)在苏州正式启动;短短三个月后,江苏省RISC-V产业联盟在苏州落户。依托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苏州正在这一新兴赛道上快速迈进,云安全芯片、可信高算力加速卡、高速接口芯片等一批标杆产品相继研发成功,展现出苏州在发展RISC-V产业上非同一般的决心与效率。

  构建高地,瞄准产值百亿目标

  集成电路是名副其实的“工业粮食”。它通过精密的半导体工艺,将数以亿计的晶体管集成在微小的硅片上,成为驱动一切电子设备智能运转的“大脑”。从掌中的智能手机到庞大的AI服务器,从飞驰的新能源汽车到遥远的航天器,这颗“芯”支撑着现代社会的智能化运转。

  而RISC-V作为开源指令集架构,打破了传统芯片技术的专利壁垒,允许任何企业、研究机构自由设计、制造和销售芯片,且无需支付专利授权费,显著降低了芯片设计的门槛和成本,使得更多企业和创新团队能够投身于特定领域的芯片研发。这种“开源+自主”的模式,也为苏州在细分赛道实现“换道超车”提供了可能。例如,苏州国芯科技基于RISC-V架构采用多核CPU自主研发超高性能云安全芯片,CPU主频1.4GHz,加解密速度80Gbps,签名验签速度100万次/秒,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据介绍,苏州建设成立的RISC-V开源芯片产业创新中心,其使命是围绕技术攻关、应用推广、场景落地和生态建设等方面,推动开源芯片技术的突破与产业集聚。根据规划,创新中心开展IP授权、芯片设计和定制、芯片量产和推广等专业服务,对于基础RISC-V CPU和AI NPU实现免费授权,帮助产业实现RISC-V架构零门槛应用。力争在五年内,实现授权客户超过300家,推动量产芯片款数超过1000款,带动相关产值规模突破百亿元。这一目标的背后,是苏州力争打造国内RISC-V产品系列最全、应用场景最广、产业生态最优的示范区,为全国芯片产业开辟一条基于开源技术的新路径。

  目前,创新中心已实现7款标杆产品成功研发、10家企业IP核签约应用、4所高校签约合作。

  完成闭环,贯通从IP核到量产路径

  “处理器IP是芯片设计的‘基石’”。RISC-V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从面向物联网的轻量级CRV0,到瞄准高性能计算的CRV9H,一套覆盖多场景的RISC-V CPU IP矩阵已然成型,这意味着苏州在芯片设计最上游的关键环节实现了前瞻布局。

  与此同时,面向蓬勃发展的AI算力需求,苏州还积极推动RISC-V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创新中心与香港应科院等单位合作,研发了适用于端侧和边缘侧的NPU系列。更值得关注的是,正在研发的行业首创的GPNPU(通用神经网络处理器),未来将以更具弹性的架构,满足未来智能终端对更高算力的苛刻要求。

  技术的价值,终究要通过市场的检验来实现。对于苏州的RISC-V产业而言,这条从实验室走向商用的道路,伴随着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突破与产品的成功落地而逐渐清晰。如今,基于核心技术的一批标杆产品,已成功迈过从研发到量产的全过程,进入了规模化应用阶段。在消费电子领域,国芯科技研发的边缘AI SoC芯片和端侧AI芯片,已在智能空调、婴儿老人看护等领域大量应用;在物联网领域,微五科技的低功耗安全芯片已实现数千万颗的销售落地,正服务于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智能燃气表改造项目;在图像视觉领域,硅谷数模的显示主控芯片和高速智能互联芯片,已批量应用在个人电脑、显示器、VR/AR、汽车电子、视频会议系统等多元化的终端场景的高清显示和高速智能互联解决方案中。

  生态聚合,构建协同创新“强磁场”

  企业是创新生态中最活跃的主体。苏州亿铸科技基于存算一体架构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大算力芯片具有高度可编程性,可以兼容CUDA和CUDA-Free主流生态,追觅科技正在定制RISC-V芯片以打造独特的产品竞争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借助RISC-V技术和生态红利,力争在市场夺得胜绩。当前,苏州集成电路相关企业超过380家,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在此之上,苏州近年来精准布局,已集聚了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形成了从IP核设计、芯片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此外,RISC-V创新中心与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开展芯片研发与人才培养;与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合作研发可信推理一体机,推动技术落地应用;与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攻关与人才培养;落户苏州的江苏省RISC-V产业联盟,有效促进全省资源整合与产业链协同,并通过定期举办技术交流会等举措,加速创新要素集聚。苏州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创新生态提供核心支撑。

  在苏州,以RISC-V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像“强磁场”一样,吸引各方要素汇聚,为“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过去15年,RISC-V从学术研究走向产业落地,未来或将成为AI、智能驾驶、边缘计算的核心驱动力。”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州从战略布局到技术突破,从产品落地到生态构建,一条清晰的RISC-V产业发展路径已然成形。接下来,苏州将继续以RISC-V开源芯片产业创新中心为核心依托,全力培育新赛道、卡位新机遇,推动RISC-V在集成电路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实现产业升级,为打造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苏州实践”。(苏报融媒记者 王安琪/文)



优秀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