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窑上村已经忙起了今秋的“花事”。拉近一根花枝,翠绿的叶子撞在一起,“唰唰”地响。村民们捏住花茎,轻轻一捻,米粒大小的花窸窸窣窣落下来,带出更为浓郁的一抹香甜。不觉间,苏州今秋第一缕桂花香盈满山头。
“就这两天刚刚开,早开的品种叫银桂,能香一个礼拜左右!”村民徐梅芬挎着竹篓上山摘桂花,抬手一挥:“这爿都是我家种的。银桂开罢,还有丹桂、金桂。”光福是中国五大桂花产地之一,窑上村更是家家户户种桂花,这里的桂花产量占光福80%以上。顺着徐梅芬手指的方向看去,有一棵树龄超百年的老树,树干遒劲,枝头一开花,香透半座山。
一拉,一捻,手指在树叶间翻飞,银白色的桂花从指缝间滚落,不多时,竹篓里就铺上了厚厚一层。徐梅芬松开枝条,捧起一把桂花笑眯眯地说,窑上是苏州秋天最香的村,一到花开时,家里晒的衣服都带着桂花香。
为啥窑上的桂花这么香?窑上村党支部书记王益峰说,受太湖特殊气候滋润,这里产的桂花朵大、瓣厚、味香,种植又较为集中。金桂艳得像撒了碎金,银桂白得似裹了薄霜,丹桂红得如染了胭脂,上千亩桂花树沿着西碛山、铜井山、卧龙山铺展开来,花开时节把山头染成黄绿相间的调色盘。凑到跟前一闻,那香气不是冲鼻子的烈,而是温柔悠长的甜,真应了那句“香飘十里”。
窑上村的桂花向来是“顶流”。翻开村志,王益峰讲起了窑上桂花的“光荣事迹”——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4盆窑上桂花被摆上天安门城楼,馨香一路飘进中南海;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上海青浦大观园里的桂花树,全是从窑上村移栽过去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绿化用的桂花树也来自这里……
“二三十年前,我们把摘下来的桂花扎成手捧花,拿到上海去卖,受欢迎得不得了,一上午可以卖掉两千把!”桂花手捧花装点了一代人的回忆。这个秋天,苏州各地策划办起了桂花市集。窑上村不少村民都在准备,要把这份秋日的香甜,送到更多人身边。徐梅芬很起劲:“就在明天(9月27日),我们就要到桂花公园去摆摊,有自己扎的桂花花束、有桂花做的酱、有晒干的桂花……你来不来?”
(记者 徐靖怡)